本文目录一览:
- 1、铋的用途?
- 2、铋(Bi)位于
- 3、什么物质只对铋有反应?
- 4、铋的电子排布式到底哪种是正确的?
- 5、铋属于什么元素
铋的用途?
1、铋主要用途是以金属形态用于配制易熔合金,以化合物形态用于医药。前者熔点范围为47-262℃,最常用的是铋同铅、锡、锑、铟等金属组成的二元、三元、四元、五元合金。
2、铋为银白色至粉红色的金属,质脆易粉碎,铋的化学性质较稳定。铋在自然界中以游离金属和矿物的形式存在。以前铋被认为是相对原子质量最大的稳定元素。纯铋是柔软的金属,不纯时性脆。常温下稳定。
3、铅铋合金,又被成为低温合金,或者低熔点合金,或者易熔合金。主要是有熔点较低的铅和铋组成的,还加入了其他的一些金属,用以调节合金的熔点。
4、铋加入焊锡,作用如下:在焊锡丝添加铋元素;可以降低焊锡的熔点。减少或替换焊锡中对人有害金属---铅的成分,增加焊锡的液态流动性,提高焊接的润湿性,提高焊接效率及焊接质量。特别是日企厂商,环保焊膏全部使用铋替代铅。
5、PPI是强效抑酸药,可以抑制基础的和食物***引起的胃酸分泌,但并不等于完全抑制,进食时胃酸还是会分泌增加的。
铋(Bi)位于
1、中文名称铋:铋(读bi念第四声)英文名称:bi***uth 定义: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为83铋,属ⅤA族金属元素。元素符号Bi。铋为银白色至粉红色的金属铋,质脆易粉碎,铋的化学性质较稳定。铋在自然界中以游离金属和矿物的形式存在。

什么物质只对铋有反应?
1、只是在供热时才稍有反应。铋在红热时也可与硫、卤素化合。铋不溶于水,不溶于非氧化性的酸(如盐酸)即使浓硫酸和浓盐酸,也只是在供热时才稍有反应,但能溶于王水和浓硝酸。
2、铋和柠檬酸反应:10°C时是50%;20°C时52%;30°C时63%;40°C时66%;50°C时70.9%;60°C时75%;70°C时72%;80°C时78%;90°C时84%;100°C时80%。
3、金属铋能跟盐酸反应产生氢气。在盐酸中,金属铋会缓慢地被溶解,同时产生氢气。这个反应速度会随着盐酸的浓度和温度的增加而加快。
4、铋的化学性质和砷、锑相似,常温下不与水及氧作用,因此,铋在空气中稳定。在加热至熔点时,铋表面逐渐生成灰黑色的氧化物。金属铋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和卤素直接反应生成三卤化铋。
5、生成铋和铝的合金。氧化铋是一种氧化物,而铝粉是一种金属,铝粉会与氧化铋中的氧气发生反应,氧离子与铝形成铝氧化物,铋离子与剩余的氧形成铋金属。
6、铋盐与碘化钾反应蓝色物质生成,方程式为5I-+IO3-+6H+=3I2+3H2O。铋盐与碘化钾实验的比值为:5:1,生成了碘单质,淀粉遇碘变蓝,最后现象是有蓝色物质生成。
铋的电子排布式到底哪种是正确的?
1、铋 化学元素,符号Bi,原子序数83,相对原子质量209804,最外电子排布6s26P3,位于第6周期ⅤA族。原子半径547×10-10m。主要价态,+++5。
2、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83号元素名称是铋,英文名Bi***uth,位于第六周期 VA族 ,相对原子量为2098。
铋属于什么元素
1、bi是铋元素,是一种金属元素,元素符号是Bi,原子序数是83,是红白色的金属,密度为8g/cm3,熔点为273℃,沸为点1560℃。
2、铋。铋,是一种金属元素,元素符号为Bi,原子序数为83,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六周期V A族。单质为银白色至粉红色的金属,质脆易粉碎,铋的化学性质较稳定。铋在自然界中以游离金属和矿物的形式存在。
3、Bi是铋。铋是一种金属元素,原子序数为83,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六周期V A族。单质为银白色至粉红色的金属,质脆易粉碎,铋的化学性质较稳定。铋在自然界中以游离金属和矿物的形式存在。
4、铋是由阿格里科拉首先明确它是一种金属的。铋的拉丁名称bi***uthum和元素符号来自德文weisse masse(白色物质),但是金属铋并非银白色,而是粉红色。据美国地质调查局资料显示,全球铋金属储量33万吨,略低于白银的40万吨。
5、中文名称:铋(读bi念第四声)英文名称:bi***uth 定义: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为83,属ⅤA族金属元素。元素符号Bi。铋为银白色至粉红色的金属,质脆易粉碎,铋的化学性质较稳定。铋在自然界中以游离金属和矿物的形式存在。